时间:2023-04-10 15:40:26 | 浏览:410
2021年以来,世纪疫情叠加房地产调控的影响下,商品房销售明显下滑,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部分房企债务出现违约。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转负,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萎缩,累计同比降幅接近40%。经历了投资的大幅收缩后,房地产市场出清完成了吗?本文通过计算四种不同口径下房地产的库存去化水平,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出清走到了哪一步。
一、房地产库存的四个维度
为准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出清进程,尤其是商品住宅的库存状况,本文计算四种不同口径下的库存去化水平。
1.1 住宅狭义库销比
衡量住宅库存最狭义的口径是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该指标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由于商品住宅待售面积计入的是已竣工的建筑面积,因此对应除以过去12个月住宅销售面积中的现房面积,作为狭义库销比。
1.2 住宅广义库销比
更广义口径下商品住宅的库存水平,除了房地产开发商手中已竣工的待售面积,还包括历史上开工但尚未完工的商品住宅在建面积。本文以1999年末正在施工的住宅面积为基数[1],逐月累加当月住宅新开工面积,以此衡量住房供给的累计值;同时,计算同期住宅销售面积的累计值,将两者轧差,推算已开工未销售的住宅面积,作为广义口径下的住房库存水平。由于新开工面积统计的是房屋全部建筑面积,其中包括可销售建筑面积和不可销售建筑面积,因此需在轧差之前剔除无法出售的建筑面积。历史数据显示,房屋竣工面积中不可销售面积的比例约在5%左右[2]。因此,本文将累计新开工面积乘以可销售比例系数0.95,并与累计销售面积轧差,得出广义口径下的住宅库存水平,除以过去12个月住宅销售面积的总和,得到广义口径下住宅库销比。
1.3 土地开工比
作为房地产的上游,土地储备会影响楼市的供给,土地经过开发建设会转化为潜在的住房库存。待开发土地面积指已获得土地使用权、但尚未开工建设的土地面积,可视作土地库存,将其折合为建筑面积后,除以房屋新开工面积,即可得到土地的库存去化速度。
待开发土地面积为报告期末时点的存量水平,需在上个报告期末基数的基础上,加上报告期内购置土地面积——土地库存的增加,并扣除报告期内开工建设的土地面积——土地库存的减少。作为土地库存的增量,购置土地面积一定程度上会转化为新开工面积,两者比值可近似作为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之间的折算系数。2019年至今,该系数相对保持稳定[3],大致保持在11%左右的水平。本文用折算后的待开发土地面积,除以过去12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的累计值,即可得到土地开工比。
1.4 土地库销比
考虑到近期新开工下滑较快,土地开工比指标可能受到一定的扰动。因此,我们进一步用折算后的待开发土地面积与过去12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之比来衡量土地库存的水平,并将其定义为土地库销比。
综上可知,狭义库销比、广义库销比分别衡量了现房、已开工住宅的库存去化水平,而土地开工比和土地库销比则分别从土地开发速度和商品房销售速度两个维度来衡量土地库存的去化进度。
二、全国房地产库存情况
2.1 狭义住宅库销比
截至2022年10月,我国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共计26093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6.6%,且自今年2月以来,各月同比一直保持在10%以上,表明商品住宅库存水平较上年明显提高。
自2018年起,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下,狭义库销比呈现上行趋势,2020年之后受疫情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库销比维持高位运行,并逼近2015年峰值水平。截至2022年10月,狭义库销比为1.55年,意味着商品住宅现房出清周期约为18.6个月,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月。值得关注的是,本轮楼市库存压力上涨周期中,全部商品房库销比与住宅库销比与之间的差值呈现扩大趋势,或指示住宅相比于办公楼和商业用房等具有更强的销售韧性,因而库存压力相对更小。
2.2 广义住宅库销比
截至2022年10月,广义口径下商品住宅库存约为147809万平方米,广义住宅库销比为1.19年,意味着目前广义住宅库存出清周期约为14.3个月,处于2008年以来13%分位的水平,表明广义住宅库存已经较低。同时,广义口径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整体房屋库销比大幅上升,而住宅库销比却未见明显提高,两者剪刀差大幅扩大,表明住房广义库存压力也小于全部商品房。
2.3 土地开工比
据本文测算,截至2022年10月末,待开发土地面积约为49615万平方米,土地开工比为3.32年,位于2007以来94%分位的水平,较上年同期大幅延长约13.7个月,涨幅超过50%。
2.4 土地库销比
截至2022年10月末,测算的土地库销比为3.06年,位于2007年以来的79%分位的水平,较上年同期延长约7个月,涨幅约为24%。土地库销比所处的历史分位以及增加幅度低于土地开工比同期水平,反映出本轮地产下行周期对于新开工的影响大于对销售影响。
三、总结与启示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口径的库销比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最狭义的库销比水平接近2015年的高位,表明现房的库存较多。然而,当前期房销售是住宅销售的主要形式。自2018年以来,期房销售在商品住宅销售中的占比达到80%以上,部分年份占比高达90%。因此,狭义库销比对实际库存压力的刻画可能存在偏差。
用新开工与销售面积轧差推算的广义住宅库销比处于2008年以来13%分位的水平,表明住宅的广义库存已经较低,库存去化较为充分。当然,可能存在部分已开工已销售项目因资金问题难以竣工交付的情况。由于广义库存较低,如果房地产市场预期趋于稳定、房企现金流能够得到改善,房地产企业有增加新开工、提高住房供给的动力。
用待开发土地面积推算的土地开工比处于2007以来第97%分位的水平,表明土地的库存较高。这意味着,即使新开工回升,其向土地市场的传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有较多的土地库存需要消化。
综上所述,因当前房地产销售压力较大,导致房地产企业新开工下降较快,对我国住宅市场中期潜在供给能力造成影响。类似的情况曾经在次贷危机后的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后美国房地产市场信心受挫,新屋开工大幅收缩。到2008年底,新屋开工仅为2006年初高峰期的24.6%。新屋开工低迷的局面持续数年,直到2011年末新屋开工才出现了重新回升的迹象。由于新屋开工低迷持续的时间较长,美国的房屋空置率逐渐回落,到新冠疫情后甚至一度出现了房屋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而言,新冠疫情后美国房价的上涨既与其大规模刺激政策有关,也与次贷危机后美国房地产供应能力受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除了保在建外,我们也需要逐渐开始重视保新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楼市基本面稳健,但新开工下降较快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的机遇可能逐渐显现。
注:
[1] 住宅施工面积:指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住宅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住宅建筑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住宅建筑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住宅建筑面积、本期竣工的住宅建筑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住宅建筑面积。
[2] 根据Wind平台发布的2008年2月至2017年11月房屋竣工面积,其中不可销售面积占房屋竣工面积的均值约为5.22%。
[3] 土地购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2019年内各月均值为11.3%,2020年内各月均值为11.2%,2021年内各月均值为11.2%,2022年1-10月均值为7.5%。
(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不动建设业已经内卷到不动产建经营管理行,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如今80%的城市房子是投资不动了,80%的是投资不。一是房住不抄,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二是:建设不动产盖房子也盖不动了。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手里能继续
房地产税,又一次悬置于房地产行业上空。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其中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的脚步将近
认知篇:未来房地产方向,三个路径你必须懂!所以房地产的未来,第一个转型产业勾地。农业地产、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科技地产、文化地产。两种勾地最便宜。第一个科技地产、第二个幸福地产。第二个就是做智慧物业。卖房子是一次性的收入,卖完就没有了。做物
3月23日,2023中国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揭晓了《2023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九牧荣登2023房建供应链首选卫浴合作品牌内资第一,再获工程领域用户的大力肯定!这项
【李蓓做多地产股遭遇月度亏损 称房地产存“十年一遇级别”机会】财联社4月6日电,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近日在内部运作报告中透露,自己持有较多地产股,该部分头寸在3月遭遇较大幅度下跌。但她认为:“持有的地产股并不是风险而是机会,后续大涨只是时间问
一向敢言的李蓓,通过“私信”发声!渠道获得的半夏投资最新运作报告显示:李蓓日前已开始“埋伏”上市房企,并维持超10%的地产股总体持仓比例作为底仓。上述持仓结构对3月份基金净值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这位对冲基金掌门人有较大自信,她对持有人
金融界4月7日消息 今天地产股迎来久违大涨,截至发稿wind房地产指数大涨3.18%,其中粤泰股份、天保基建、中交地产、我爱我家涨停,国创高新、信达地产、宋都股份、新城控股、华发股份、特发服务、滨江集团、沙河股份、阳光城、招商蛇口等个股涨幅
金融界4月7人日消息 简直是离谱到家了!就因号称“私募魔女”的半夏投资李蓓一份报告,地产股直接被炒上天,A股就是这么浮躁和粗糙!今日A股开盘,房地产板块一往日的“躺平”状态,涨势异常凶猛。截至收盘,WIND房地产行业收盘大涨超过3%,个股方
本报记者 梁宝欣 李贝贝 深圳报道近日,有着“利润之王”称号的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公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显示,中海地产2022年录得收入1803.2亿元,同比下降25.56%;毛利率21.29%,同比下降2.25
中国房地产问题到底出在哪?行业的问题在负债端,但更在资产端市场对地产行业中期问题的关注主要在负债端,但无论是从动因还是从结果,都更应该穿透到资产端。市场对于行业诟病较多的主要高负债、高杠杆的模式,高周转在地产行业并未像在制造业一样体现在高存
周五地产股走强,有“私募魔女”之称的半夏投资李蓓表示,房地产因其言论大涨的锅自己不背,因为公开看多地产股已经很长时间,同时持有的地产股大部分是港股此前李蓓曾发文称,现在的地产,就好像2016年年初的煤炭股。行业经历了供给侧的出清和收缩,需求
观点网讯:4月6日消息,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官丽萨·莎莉特警告称,美国商业地产价格的螺旋式下跌可能会损害房地产以外的其他行业。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认为,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可能暴跌40%,接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水平。与此同时,数万
时光更迭,新旧年交替之际,地产大佬相继发声展望未来。近日来,碧桂园、中国恒大、华润置地、中国金茂、中海集团、绿地集团、新城控股等多家房企掌舵者,均通过新年致辞的方式,总结2022年的工作、并对2023年行业及企业发展做出展望。“对房地产行业
今日(4月7日)A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45%,收获六连阳,深成指涨0.85%,创业板指涨0.84%。盘面上,地产、医药两大权重板块崛起,传媒、酒店及旅游涨幅靠前,计算机、通信等概念也有所表现,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01上海土拍第三日收金143亿元,4宗地块均由央企、国企竞得4月20日,上海迎来首轮宅地出让第三天。当天共计出让4宗涉宅用地,总出让面积约30.998万平方米,总起价约131.31亿元,4宗地块分布于青浦及奉贤两个区。土拍现场,房企参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