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30:10 | 浏览:1901
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指标都在向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至5.7%;在住宅销售方面,更是经历多月下降后首次回正,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从2023年1-2月份的数据来看,市场逐渐出现止跌现象,最值得关注的是住宅销售额出现了同比的轻微上行。虽然整体数据依然低于2021年-2022年,但随着利好政策持续出台,市场有逐渐企稳的迹象。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至5.7%
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跌速度放缓。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37万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投资约1.03万亿元,同比下降4.6%。而在去年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0%。
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7%。图/国家统计局官网
58安居客研究院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相关数据来看,虽然大多数数据仍旧处于负值状态,但是从近一年走势来看,已经出现了“V形”反转的态势,楼市底部也基本确认。
“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也体现了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信心逐步回升。”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预计后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将会继续收窄,不排除3月份转正的可能性。
同样呈现降速放缓的还有施工面积。今年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约75.0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约52.7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7%。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约1.3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8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此外,房屋竣工面积约1.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8.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78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
陆骑麟认为,今年1-2月份的竣工面积在2022年一整年负值的情况之下首次转正,充分说明了去年“保交楼”政策落实到位的效果显现,从而提振购房者买新房的信心。
住宅销售额增速回正,同比增长3.5%
值得关注的是,住宅销售额增速回正。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5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6%;商品房销售额约1.54万亿元,同比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5%。而在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13.33万亿元,同比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8.3%。
今年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0.1%。图/国家统计局官网
王小嫱表示,从数据来看,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加速企稳,近乎“由负转正”,节后疫情期间积累需求不断释放,带动了2月成交的上升,重点城市有望迎来“小阳春”,3月份成交有望继续上升。
对于市场回暖的原因,张大伟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疫情抑制了部分需求,所以在今年1-2月份有一个集中释放,推动了市场成交活跃,部分积压了3年的需求也在疫情后时代开始入市购房;二是大部分城市出台了各种力度的宽松政策,对于购房者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城市房价出现了明显下调,对于部分刚需来说,性价比提高;三是“小阳春”的惯性因素,每年市场都有一定的“小阳春”出现,2023年也不例外,特别是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数据相对较差,所以2023年部分区域开始了同比上升。
对于后续市场走势,王小嫱指出,本次市场回升热度由刚需支撑,改善性需求并未完全释放,随着人口结构的上行,刚需规模在大幅度释放之后难以持续,市场热度持续多久还需要依赖改善性客群,改善客群的释放依赖政策的加持。
此外,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约6.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4.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5.5%。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
随着销售呈现回暖迹象,房地产行业资金压力略显缓解。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 1-2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约2.13万亿元,同比下降15.2%。其中,国内贷款3489亿元,同比下降15.0%;利用外资5亿元,同比下降34.5%;自筹资金6342亿元,同比下降18.2%;定金及预收款7112亿元,同比下降11.4%;个人按揭贷款3495亿元,同比下降15.3%。
王小嫱分析称,从各渠道资金来看,在销售端回升的带动下,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收窄明显。目前,国内贷款环境宽松,房企发债的积极性增强。随着银企之间合作的深化以及3月市场继续回升,预计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将会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方面,今年2月份,该指数为94.67,略高于今年1月份的94.45。
“相比2022年一年的下调,市场信心逐渐有所恢复,市场有望在3-4月份继续修复,但很难再出现2021年市场的高峰。”张大伟如是说。
新京报记者 段文平
编辑 武新 校对 王心
今年前两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指标都在向好。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收窄至5.7%;在住宅销售方面,更是经历多月下降后首次回正,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5%。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
重播
春节后,多城房地产市场暖意初现,楼市复苏回暖的迹象愈发明显,多城带看量、成交量数据上涨明显,不过,这一轮由刚需及刚改客群支撑起来的回暖潮能维持多久还有待观察。上海:二手房成交上升,仍有议价空间以上海为例,据上海链家研究院的监控数据显示,2月
不动建设业已经内卷到不动产建经营管理行,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如今80%的城市房子是投资不动了,80%的是投资不。一是房住不抄,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二是:建设不动产盖房子也盖不动了。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手里能继续
房地产税,又一次悬置于房地产行业上空。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其中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的脚步将近
认知篇:未来房地产方向,三个路径你必须懂!所以房地产的未来,第一个转型产业勾地。农业地产、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科技地产、文化地产。两种勾地最便宜。第一个科技地产、第二个幸福地产。第二个就是做智慧物业。卖房子是一次性的收入,卖完就没有了。做物
3月23日,2023中国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揭晓了《2023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九牧荣登2023房建供应链首选卫浴合作品牌内资第一,再获工程领域用户的大力肯定!这项
【李蓓做多地产股遭遇月度亏损 称房地产存“十年一遇级别”机会】财联社4月6日电,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近日在内部运作报告中透露,自己持有较多地产股,该部分头寸在3月遭遇较大幅度下跌。但她认为:“持有的地产股并不是风险而是机会,后续大涨只是时间问
一向敢言的李蓓,通过“私信”发声!渠道获得的半夏投资最新运作报告显示:李蓓日前已开始“埋伏”上市房企,并维持超10%的地产股总体持仓比例作为底仓。上述持仓结构对3月份基金净值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这位对冲基金掌门人有较大自信,她对持有人
金融界4月7日消息 今天地产股迎来久违大涨,截至发稿wind房地产指数大涨3.18%,其中粤泰股份、天保基建、中交地产、我爱我家涨停,国创高新、信达地产、宋都股份、新城控股、华发股份、特发服务、滨江集团、沙河股份、阳光城、招商蛇口等个股涨幅
金融界4月7人日消息 简直是离谱到家了!就因号称“私募魔女”的半夏投资李蓓一份报告,地产股直接被炒上天,A股就是这么浮躁和粗糙!今日A股开盘,房地产板块一往日的“躺平”状态,涨势异常凶猛。截至收盘,WIND房地产行业收盘大涨超过3%,个股方
本报记者 梁宝欣 李贝贝 深圳报道近日,有着“利润之王”称号的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地产”)公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显示,中海地产2022年录得收入1803.2亿元,同比下降25.56%;毛利率21.29%,同比下降2.25
中国房地产问题到底出在哪?行业的问题在负债端,但更在资产端市场对地产行业中期问题的关注主要在负债端,但无论是从动因还是从结果,都更应该穿透到资产端。市场对于行业诟病较多的主要高负债、高杠杆的模式,高周转在地产行业并未像在制造业一样体现在高存
周五地产股走强,有“私募魔女”之称的半夏投资李蓓表示,房地产因其言论大涨的锅自己不背,因为公开看多地产股已经很长时间,同时持有的地产股大部分是港股此前李蓓曾发文称,现在的地产,就好像2016年年初的煤炭股。行业经历了供给侧的出清和收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