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18:43 | 浏览:5364
众所周知,在过去5年时间里,房地产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市场信心低迷,融资阻力不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那么问题来了,是否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
“自2023年起,房地产会逐渐被抛弃掉”,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里,请你特别注意,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其实早就已经定好了,相信大家也都听到过一些消息,高层早已定调。我认为两点很关键:
一方面,在2022年的经济会议中,就明确提到,“强化重大风险防控,保持稳定发展,是我国需要持续坚持的发展导向”。作为重点领域,防范房地产风险更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早从2021年下半年起,多地就出现了房企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等风险,一些业主付了钱也贷了款,可是却拿不到房子,于是后来就引发了业主强制停贷的风波。
为了让房地产继续走下去,高层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支持优质企业稳定发展,同时拓宽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把视野移到2023年,在年初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落到实处就是抓住两头,带着中间。
一言概之,抓住两头就是支持优质国企、民企,一视同仁的在资金方面,支持他们发展,所以过去那些债务紧张的企业,或再次迎来朝阳。
就拿万科来说,2022年营业收入近5039亿元,同比涨幅11.3%,成功交付超34万套新房。很明显,能在2022年房地产波涛汹涌中活下来,不得不说,确实有“真功夫”。
作为头部企业,万科确实竭尽全力,还在53个城市组织了6322场质量共建,邀请9.6万名客户进入工地,属实让我们购房者放心。
步入到2023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上下波动的情况,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终于结束了13个月的下行走势,开始有了缓慢回暖的趋势。毫无疑问,随着防风险、保交楼、促需求等等政策落地,这些政策都会拨开房地产头顶的黑云,整个市场也终将会走出困境。
基于此,我们就不难发现,不论是去年的提前定调,还是2023年反复提及,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我们都能用2个字来解决:稳定。
不过,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稳定也预示着不同的信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针对已购房人群,稳定就意味着贬值,如果你是自己住,那么就和你没关系,可还是纯投资,那么稳定就是贬值,此前我就提到过,只要年均房价涨幅不超过3.5%左右,持有房产实际就是亏本。
二是针对无房人,稳定不只是房价上的稳定,要知道只有先做到不让房价大幅上涨,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再加上现有的大量住房库存,未来才可能会下跌,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幅度,那么只能是具体情况具体来了,不同城市、地段的跌幅都不一样。
因此,结论来了,未来到底是否能买房,一定会要结合自身情况,切忌盲目跟风。
对此,如果你还有其他看法,欢迎一起友善讨论!
欢迎关注@巧谈大楼市!
3月23日,2023中国房地产TOP500测评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揭晓了《2023房建供应链综合实力TOP500-首选供应商服务商品牌测评研究报告》,九牧荣登2023房建供应链首选卫浴合作品牌内资第一,再获工程领域用户的大力肯定!这项
不动建设业已经内卷到不动产建经营管理行,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分化时代"房子"何去何从?如今80%的城市房子是投资不动了,80%的是投资不。一是房住不抄,消费市场动力不足;二是:建设不动产盖房子也盖不动了。房地产企业频频爆雷,手里能继续
房地产税,又一次悬置于房地产行业上空。近日,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中国财政体系改革和未来展望》的文章,其中指出,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有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房地产税试点的脚步将近
认知篇:未来房地产方向,三个路径你必须懂!所以房地产的未来,第一个转型产业勾地。农业地产、旅游地产、教育地产、科技地产、文化地产。两种勾地最便宜。第一个科技地产、第二个幸福地产。第二个就是做智慧物业。卖房子是一次性的收入,卖完就没有了。做物
中国房地产问题到底出在哪?行业的问题在负债端,但更在资产端市场对地产行业中期问题的关注主要在负债端,但无论是从动因还是从结果,都更应该穿透到资产端。市场对于行业诟病较多的主要高负债、高杠杆的模式,高周转在地产行业并未像在制造业一样体现在高存
01上海土拍第三日收金143亿元,4宗地块均由央企、国企竞得4月20日,上海迎来首轮宅地出让第三天。当天共计出让4宗涉宅用地,总出让面积约30.998万平方米,总起价约131.31亿元,4宗地块分布于青浦及奉贤两个区。土拍现场,房企参拍延续
12月2日至4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全球年会在广州举行。其间,在“中国经济新形势:展望、挑战和政策应对”主题报告会上,来自中资和外资共5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围绕经济增速、房地产政策、人民币汇率、共同富裕目标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来源:环球时报 近来,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迹象逐渐增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地“小阳春”已经崭露头角。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中,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增至36个。不过,与此同时,从一些机构监测的数据来看,全国楼市仍
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中国商品房市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这期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轮周期,而最近一轮的下行周期起始于2020年四季度压降房地产企业杠杆的“三条红线”和限制银行房地产信贷的“两条红线”
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行业大规模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但房地产行业两极化情况愈演愈烈。刚需的用户盼着降房价,投资的用户盼着涨。而房地产作为一大经济支柱涨也不是降也
众所周知,在过去5年时间里,房地产发展是非常艰难的,市场信心低迷,融资阻力不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那么问题来了,是否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自2023年起,房地产会逐渐被抛弃掉”,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里,请你特别注意,2023年房
文:任泽平团队导读过去的一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98年房改以来最惨烈的调整,销售-30%以上的下滑,大面积头部民营房企爆雷,土地出让收入骤降导致地方财政吃紧,主因是长周期人口拐点、短周期金融政策偏紧以及疫情冲击叠加。近期一行两会、住建部等连续
【李蓓做多地产股遭遇月度亏损 称房地产存“十年一遇级别”机会】财联社4月6日电,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近日在内部运作报告中透露,自己持有较多地产股,该部分头寸在3月遭遇较大幅度下跌。但她认为:“持有的地产股并不是风险而是机会,后续大涨只是时间问
一向敢言的李蓓,通过“私信”发声!渠道获得的半夏投资最新运作报告显示:李蓓日前已开始“埋伏”上市房企,并维持超10%的地产股总体持仓比例作为底仓。上述持仓结构对3月份基金净值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这位对冲基金掌门人有较大自信,她对持有人
金融界4月7日消息 今天地产股迎来久违大涨,截至发稿wind房地产指数大涨3.18%,其中粤泰股份、天保基建、中交地产、我爱我家涨停,国创高新、信达地产、宋都股份、新城控股、华发股份、特发服务、滨江集团、沙河股份、阳光城、招商蛇口等个股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