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08:44:54 | 浏览:984
1991年,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南浦大桥落成
从世界范围上看,1991年不是一个太平的年份。
这一年,海湾战争全面爆发、苏联解体,两极争霸格局终结;将目光移向亚洲,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一夜间,大量银行和地产企业倒闭,许多家庭一夜返贫,拥有房产的千万富翁成了千万负翁。
对中国来说,这一年却是突变的前夜,中国改革开放后地产史上的许多第一次,都出现在这一年。
1991年1月29日,万科A以14.58元的价格挂牌深交所,代码0002,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房地产公司,由此踏上了万亿市值的征程。
万科上市不仅仅是王石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更是开创了一条做大做强的路径,由此树立了房地产企业走向规范化管理的标杆。
在若干年之后,孙璐还清晰地记得1991年1月初的若干个片断。
一天,深圳蛇口菜市场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之中,淅淅沥沥的小雨正在下着。和菜市场的其他摊主不同,时任万科集团副总经理的孙璐跑到菜市场摆摊叫卖,商品是万科的股票。
“当时我找到菜市场工商管理所的同志,人家都觉得奇怪,没听说过上这儿摆摊卖股票的。”孙璐回忆。就是通过到菜市场摆摊,万科一步一步完成了股票的推介认购。
对于万科而言,这是一小步,但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这是发展的一大步。
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将现有公有住房租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到成本租金;在规定住房面积内,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实行标准价。
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房改总目标:从改革公房低租金制度入手,从公房的实物福利分配逐步转变为货币工资分配,由住户通过买房或租房取得住房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使住房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这个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之后的岁月里,让一批批城镇居民,摆脱了拥挤的居住环境,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4月15日-16日,国家个体劳动者大会暨第二次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9月10日-15日,国家体改委在成都召开城市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今后几年城市改革试点总要求是:重点围绕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这个中心环节,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回望中国企业发展史,不少人认为虽然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而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真正步入一个崭新意义的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在改革开放大潮的不断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思想发生了转变,走出舒适区,开始寻找新的人生机遇。许多如今叱咤地产界的风云人物,也在这一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以归侨身份回到家乡福建的黄如论,成立了福州金源房地产有限公司,以高档写字楼为突破口,开拓起在内地的事业。
这一年,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技术联合开发投资公司正式成立。王功权担任法人代表、总经理,冯仑、王启富、刘军、易小迪、潘石屹也担任职务。
刚刚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孟晓苏走出中南海,担任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来年,他出任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总裁。
中海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第一个将“物业管理”的概念引进大陆的企业。
新世界中国集团开始开发位于广州动物园旁的房地产项目福莱花园。首次将海外高层屋苑规划带进广州市场,开创广州高层建筑之先河。
恒基兆业,在这一年进入内地。
也是在这一年,原建设部房地产业司编写出版了《中国房地产业指南》,这本大型工具书系统地阐明了房地产业的地位、作用、 产业框架、四大政策支柱以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理论和实务,进一步奠定了房地产业的理论基础。
1991年,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上思想再解放的重要一年。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以“皇甫平”为笔名连发四评文章。
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文章中提出“1991年是改革年”。
3月2日,皇甫平发表第二篇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3月22日,皇甫平第三篇文章《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发表。第四篇文章标题为《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 。
随后,一个加快改革开放的生气蓬勃的舆论环境,在短暂的沉默后很快在中华大地蔚然形成。
正是得益于1991年的彷徨、争锋与实践,民间活力又大大被激活,一股创业浪潮正在酝酿与即将爆发。
也直接引爆了随后的1992年南巡讲话与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中国改革和房地产的创业发展进入最好的时代,改革的动力也从观念的突破转向制度的创新。而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1984年成立的万科,1988年在质疑声下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可这一进入便是“传奇”的开始,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2010年让全球房企“眼红”,当年万科新开工面积1248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1081.6亿元,这个数据意味
1991年,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南浦大桥落成中房报记者 李叶|文从世界范围上看,1991年不是一个太平的年份。这一年,海湾战争全面爆发、苏联解体,两极争霸格局终结;将目光移向亚洲,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一夜间,大量银行和地产企业倒闭,许多
11月11日,房地产板块再度走强,个股掀起涨停潮。截至14时许,权重股万科A(000002)涨停封板;房地产ETF(512200)放量涨9.37%;近5日涨12.39%,近10日涨14.66%;交投活跃,换手率达10.63%,成交额约4.1
最近,万科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媒体交流会,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带领一众高管对公司业务进行了梳理,也对近一年媒体关注的话题进行了回应。长租公寓、物业走向台前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万科旗下物业及长租公寓品牌的负责人走向了台前,向媒体介绍了相关业务,尤其
每一个房子都是一个家每一个家都是一处风景前面老北调控了很多大型房产商,这期来侃侃保利地产。说到保利集团,是咱们的大央企,不缺钱,有实力,保利地产只是它的部分业务。为什么说它有钱呢?因为从来没有听说过它资金链不足的新闻,几十年来,从来没听说过
《 老鱼财经》微信公号日更 关注可面对面交流老鱼财经-散户之友,让我们一起成长!每日分享以下内容:股民心得、价投分享、热点关注、行业趋势、企业价值、研报精选。21世纪经济报道 作为曾经的行业标杆,长期位列前三的保利发展,在接连被恒大、碧桂园
万科5年前喊出活下去的口号,1年前发出缩衣节食的倡议,现在再次抛出背水一战的观点,万科的种种观点和担忧正在房地产市场的房企身上逐一上演,任何一家房地产企业都逃脱不了此次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命运。目前来看,也只有万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其他房企还
1坚决去金融化,守住“黑铁时代”……房地产行业的“焦虑贩卖大师”郁亮最近又焦虑了。2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篇名为《万科2022年会上郁亮总结发言》的文章被各个投资者评论方疯狂转载。随后,多位万科企业工作人员对其真实性的确认,更是将
万科股东大会。 图源:万科官方网站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见习记者 梁宝欣 深圳报道6月28日下午,万科举行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面对当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房地产市场形势问题,万科董事会主席郁
来源:读特8月29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671.1亿元,同比增长14.2%;受报告期结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利润率下降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5亿元,同
本文概要:曾经被誉为造富神话,最赚钱的房地产行业,如今也进入了寒冬。先是国家坚持“住房不炒”,房产销售大幅下滑,紧接着是银行严查首付来源、限额限贷、利率大幅度上涨,再到如今关于房地产三条红线的限制政策发布,市场一片哀嚎,房企貌似进入了黑铁时
从“活下去”到“节衣缩食”,万科一直疯狂带节奏。01万科开始节衣缩食要说房企里,谁是节奏大师,谁是词汇发明大师,非万科莫属。三年前万科喊出口的“活下去”,如今也成为了很多地产人的口头禅。去年,郁亮在万科的股东大会上有创造了一个新词——“管理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6月30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02202.HK)2020年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及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执行副总裁及财务负责人韩慧华、董秘朱旭等出席会议。会上,针对投资者关心的股价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最近,万科召开股东大会,会上传出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万科要“抛弃房地产”!房地产大佬高调或无声的转型,或许已经透露出意味深长的信号。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正在全方位加码,住建部等七部委联合行动,
当下的万科正在变得熟悉又陌生。即使已经“不当第一、不争第一”很多年,但万科的各项财务数据这些年来一直处在行业中的标杆位置。万科依然是备受业界关注的“明星企业”,其一举一动都聚焦于镁光灯之下。站在观察企业的角度,外界可以去接受万科“不再是老大